近日,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《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,为地方组织选举提供了根本遵循,指明了前进方向。党员干部要将《条例》落到实处,更要以“工笔画”精神,绘好组织换届选举“交接棒”。

工整细致,“定好”筹备部署“底稿”。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,党员干部要做好组织换届选举工作,须对其进行周密部署。先下基层开展调查摸底工作,只有充分了解群众的心声,才能选出人民所认可爱戴的干部,真正体现“人民至上”的服务理念。再逐步开展宣传动员和教育培训等各项工作,为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做好前期准备。“先”入为主则有“备”无患,只有经过这一项项层层“过筛”的环节,才能确保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。

尽其精微,“画好”考核标准“线条”。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,党员干部要做好组织换届选举工作,须对其制定考核标准。考核内容要做到精准无误、更要注重实绩导向。用人之道,贵在识人,识准人;为政之要,首在得人,选好人;考用结合,人岗相适,用对人。考核工作发挥着指挥棒、风向标、助推器的作用,唯有用好用活它。广大党员干部才能切实提升“愿为”的思想觉悟、增强“善为”的实际本领、激发“有为”的内生动力,让能者上、优者奖、庸者汰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。

精谨细腻,“染好”风清气正“画卷”。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党员干部要做好组织换届选举工作,须对其营造三公环境。三公意为公平、公正、公开,要严格遵守换届纪律,做好“规定动作”不走样,将“严”字贯穿组织换届选举全过程。要将纪律和规矩放在首位,保证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不含“一粒沙子”,以“钉钉子”精神做好选举工作,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,让人民群众成为“见证人”为选举结果保驾护航。

在“十四五”蓝图“上线”之际,选出一批政治过硬、本领过硬、作风过硬,能干事、会干事、干成事的干部,更好地为人民服务,并带领奋群众一起奔向二〇三五年的目标。

党建评:走“实”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

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,是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必须贯彻的”纲”和”本”,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,提供了根本遵循。要最大限度发挥出党的组织优势,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,切莫“指”上谈兵,要以求实的精神,笃实的作风,落实的韧劲,走“实”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。

首先要练牢“功”,盯住“核心点”,学习要“实”。组织路线就如指引我们工作的“明灯”,如果不按指向行走,我们将会迷失方向。因此,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,首要任务是要练牢理论武装“基本功”。只有准确把握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大部署要求,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作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“根”和“魂”,筑牢政治建设、严守政治信仰,真正做到入脑入心,才能不断提高新时代组织工作质量和水平,推动新时代组织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高质量发展。

其次要构好“图”,选好“切入点”,谋事要“实”。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,谋事要实,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,使点子、政策、方案符合实际情况、符合客观规律、符合科学精神,不好高骛远,不脱离实际。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,就要始终围绕加强党的全面领导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力,为中央大局和中心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。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紧密结合当前脱贫攻坚、移民搬迁、乡村振兴等地方发展实际,在选人用人上坚持政治标准,在基层组织建设上突出政治功能,在人才工作中注重政治引领,只有围绕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布好局、谋好篇、构好图,才能真正把政治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各方面、全过程,形成一批拿得出手、展示得出的亮点特色。

再次要把好“脉”,找准“关键点”,行动要“实”。做任何一项工作,喊出响亮的口号,有助于提振士气、鼓舞人心,但如果把口号喊了就当成是工作落实了,就大错特错了。重行动广度,才有道路“远度”。走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,不能只停留于口号,要对症下药,用对方法,把准新时代组织工作的“脉动”,落实在具体行动上,且行动要往心里走、往深里走、往实里走,真正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抓好贯彻落实。要以精益求精的精神,拿出“绣花”功夫,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基层党建、干部、人才、公务员等各项工作,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,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,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,抓紧补齐党组织领导治理的各种短板,把各领域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。把小事做细,把细节做精,才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。

最后要树好“旗”,决胜“制高点”,见效要“实”。走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最后要体现在效果上,只有见到了“实”效,解决了人民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,群众满意了,才算达到了目的。而考验是否取得成效,就是要看各级党组织能否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彻落实到位。这就需要顺应干部群众的新期盼、时代发展的新节拍,磨砺担当宽肩膀,锤炼成事真本领,向中心聚焦、为大局聚力,第一时间归纳、分析、研判改革难点、发展重点、社会热点、民生痛点,善于把方向、出主意、拿政策、督落实,勇于下狠功夫补短板、强弱项,真正在融入大局中精准施策、在服务大局中精准落地,在融入时代洪流中树好旗帜,凝练组工精神新内涵,挺起组织工作新担当,只有在面对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任务时,不畏惧、不恐慌,敢作为、善作战,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、制胜优势,才能推动组织工作创先、领先、率先,确保组织工作成效不断取得新突破。

(作者:邱有昆)

党建评:以“四常”叩问“初心”

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指出,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,坚持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,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。这一深刻阐述为广大党员干部指明了前进方向。党员干部当以常修为政之德、常怀亲民之心、常励奋进之志、常存敬畏之念叩问“初心”,切实做到守初心、悟初心、筑初心、践初心。

以常修为政之德守初心。《论语》有言: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拱之。”良好的政德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、从政之要、成事之基,党员干部要坚持以德修身、以德从政、以德立业,不断提高党性意识,要讲规矩、守纪律,讲原则、守本色,做到对党忠诚;要做到忠厚本分,做老实人、说老实话、办老实事;要正视权力观和政绩观,保证权为民所用、为民谋利、为民造福,不能公权私用、公权滥用、违法用权,真正做到无愧于心,切实做到守住初心不忘本。

以常怀亲民之心悟初心。“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。” 党员干部要常怀亲民之心,多行为民之举, 问政于民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,把群众的所思、所忧、所盼、所想,作为想问题、做决策、办事情的基本依据,拆除一堵堵阻碍党群干情关系的“隔心墙”,与老百姓促膝长谈,对群众“痛痒”时刻了然于心,让党心民心同频共振,在为民服务中悟初心。

以常励奋进之志筑初心。“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。”人无志,无以立;不发奋,难有成。党员干部应常励奋进之志,刻苦勤奋,敏锐精进。无论处于什么环境、遇到什么情况,都要保持蓬勃朝气、昂扬锐气、浩然正气,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。以一颗奋进之心在乡村振兴、脱贫攻坚的第一线、在基层中摸爬滚打,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、见世面、壮筋骨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,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,攻坚克难。以志存高远的决心和砥砺奋进的信心,浇筑初心。

以常存敬畏之念践初心。 “贪如火,不遏则燎原;欲如水,不遏则滔天。”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意识,时刻警醒自己保持对党规党纪敬畏的态度,把对党规党纪的敬畏之心内化为稳固的品质,坚持用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,自念“紧箍咒”,自设“高压线”,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做到认识不含糊、态度不暧昧、行动不动摇。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章的相关规定,以党章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,无论何时何地都做到思想上敬畏党章、行动上有规矩方圆、耳边有警钟长鸣,不断在自我警醒中践行初心。

(作者:符爱波)

【党建评论】年轻干部要带点“泥味”

近期,人民日报点名批评某抗日战争题材电视连续剧,原因为,该电视剧不尊重历史,过分追求“偶像情节”,甚至在剧情中出现八路军战士住别墅、抽雪茄的“雷人”场面。深挖其背后原因,主要在于编剧过于迎合当下年轻人追求时髦、靓丽的潮流,忽视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,而有的年轻干部,因为物质收入提升,办公环境改善,就有了“洁癖”,生怕身上带点“泥味”。

2014年,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江苏考察时,亲自走进镇江市世业镇村民洪家勇家厨房,揭开锅盖,打开冰箱,看看百姓生活到底过得好不好。古语云,君子远庖厨,但对习近平总书记来说,走进厨房,揭开锅盖,已成为他考察调研的常规动作,这背后体现的是一名共产党员最质朴的为民情怀,彰显了我们从未忘记为何出发的初心。作为一名年轻干部,我们应该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带点“泥味”的干部。

不做“笼中鸟”,争当“土专家”,做一名裤腿带“泥”的干部。有的年轻干部一进入单位,每天就与电脑作伴,把工作当成单纯地报数据、写材料,在“朝九晚五”的日常工作中,慢慢养成了眼光向上“瞟”的虚浮作风,成为了关在办公室,不知基层工作实际的“笼中鸟”。年轻干部要勇敢迈开步子,怀揣对农村工作的钻研学习精神,以务实的工作作风,扎根到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战场的一线当中,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经风雨、见世面、壮筋骨,在基层一线的重大项目、民生工程、矛盾纠纷中汲取养分,发扬年轻干部敢打硬仗、雷厉风行的特点,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、最困难的时候出现,不以追求锃光瓦亮的皮鞋为荣,以奋斗路上裤腿上的泥泞为自己荣誉勋章,争当服务群众、引领产业、助推发展的“土专家”。

不谈“八股文”,一口“家乡话”,做一名嘴上带“泥”的干部。2015年的春节前夕,习近平总书记携夫人彭丽媛回陕西梁家河村考察调研,看见乡亲们,总书记用陕北方言介绍道“这是我的婆姨”,瞬间将与群众的距离拉回了40年前的知青岁月。习近平总书记用7年的时光,让自己彻底融入陕北高原群众之中,而现在的年轻干部,大多缺乏农村生活经历,没有生活环境厚植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扶农民一把的农村情怀,反而一开口就是谈政策、说理论的套话、假话、空话,听得群众云里雾里,不免在群众心中贴上耍花腔的标签,更别说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。年轻干部要以群众的欢迎度作为成长考核的硬指标,做一名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、充满乡土气息的干部,做一名敢于直入百姓难点问题、让群众感到亲切的干部,做一名做群众所需思群众所想、说话办事有温度的干部。

不争“名与利”,一颗“为民心”,做一名心中带“泥”的干部。年轻干部下基层,不仅是锤炼本领,更是磨练心智,有的年轻干部干劲十足,摩拳擦掌要在基层的舞台上展现个人能力,但却在事关个人成长、利益等问题受挫后,就变的“消声”,有的还因无法调整心态在工作岗位上“匿迹”。如何在个人成长上不去计较一时的得失,如何平衡艰难生活条件与心中广阔舞台的失衡,都是年轻干部在基层成长中无法回避的问题。年轻干部要养成“断舍离”的心态,不被欲望吞噬,不被利益诱惑,更不要被权力俘虏,要时刻铭记自己的初心,将为群众办点实事、办点好事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深入到群众中间去走一走、看一看、聊一聊,以群众的质朴作风为镜正正衣冠,让自己在服务群众的一线出出汗。“刀在石上磨,人在事上练”,年轻干部要把握在艰苦一线磨练的机会,练出自己一颗金灿灿的为民心。

(全文共4676字,已全部显示,本站钻石会员可获取word版)

© 版权声明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Captcha Code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